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时讯 > 正文内容

考研备考全过程及注意事项(考研初期如何备考)

admin2022-04-15 00:32:48考研时讯529

作为考研新人,面对繁杂的考研信息,难免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小酷就研考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梳理并采访过往研考生,希望能帮助2022年研考生理清信息,合理规划复习安排,争取“一战成硕”。


硕士研究生考试考什么?


研考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一般会在每年12月底举行,考试时间为两天,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在第三天进行。复试会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举行。


初试的考试方式均为笔试,第一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下午的考试科目为外国语;第二天上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一,下午的考试科目为业务课二。第三天为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科目考试。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最长不超过6小时。


复试内容主要包括笔试和综合面试。笔试主要考查专业课内容,部分院校也会设置英语笔试。对综合面试,不同院校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查。但总体而言,会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知识、英语口语等。


硕士研究生分哪几种?


硕士研究生一般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


学术型硕士简称学硕。学硕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


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硕。专硕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专硕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会计师等。


学硕和专硕在培养方面有所区别:


一是培养目标不同。专硕是培养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硕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简而言之,就是专硕偏向实践,学硕偏向学术。


二是培养方式不同。专硕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求有为期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环节。而学硕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的学习,重点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创新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三是培养年限不同。培养年限也就是学制。具体表现为,专硕学制一般为2至3年,学硕学制一般为3年。不同的院校学制会有所差异,具体情况以招考院校当年政策为准。


四是导师制度不同。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专硕实行双导师制度,既有校内导师,也有校外(业界)导师。校内导师负责学术理论知识指导,校外(业界)导师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指导。而学硕则是单导师制度,只有校内导师对其进行全程指导。


五是毕业论文要求不同。学硕毕业论文要求学术性和创新性,一般为学术论文。专硕毕业论文形式多元,并强调论文的应用性,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都可以作为毕业论文的题材形式。


学硕和专硕在考试方面也有区别:


一是考试难度不同。专硕考研较学硕考研难度略低。以公共课外语考试为例,专硕外语科目多考英语二,学硕外语科目考英语一。英语二的考试相较于英语一难度略低。


二是调剂要求不同。在初试成绩公布后,学硕和专硕在调剂方面也有不同要求。一般来说,学硕研考生可以调剂到专硕,但专硕研考生不能调剂到学硕。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参考目标院校往年的调剂要求。


学硕和专硕在学费和奖学金设置方面会有所区别:


一些院校不向专硕学生提供宿舍。因此,除了考虑培养方式和目标,考生报考时也要综合考虑读研的经济成本,根据自身条件做出合理选择。


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选择学硕还是专硕,要根据自身发展目标进行权衡比较。如果考生未来想要在学术方面继续深造,可考虑选择学硕。因为学硕生可以硕博连读,但专硕生想要读博,不能直接申请读博,必须要考试。如果考生毕业后计划直接参加工作,注重实践培养的专硕比学硕更有优势。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有哪些?


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全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3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利用周末、节假日上课或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不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学习时间一般为2至4年。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取消后,非全日制纳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招生。由此可以看出,非全日制硕士目前入学门槛难度呈增加趋势。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所在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放相应的、注明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


除了学习方式外,考生报考时还要明晰定向和非定向的区别。定向是指规定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方向,非定向是指毕业后不规定就业方向,自主选择工作。目前大部分硕士研究生为非定向类型,一些专项计划招生会有定向要求。考生报考前要仔细阅读招考简章要求,做出合理选择。


什么是跨考考研?


目前跨考考研一般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其中跨院校是指报考本科学校外的院校,跨地区是指报考本科学校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之外其他地区的学校,跨专业是指报考非自己本科所学专业。


对于研考生而言,跨考是可以的。每年研考也不乏“三跨”考生(即跨院校、跨地区、跨专业)。对于考生而言,跨考意味着更多元的选择,有利于增强自身实力,增加自己就业时的优势。


一方面,跨考能让研考生在利用自己本科专业优势的同时拓宽专业研究视角,在就业求职时作为复合型人才也更有优势。另一方面,跨考也意味着更大的考试难度。全新的学校和专业,意味着考生要跳出本科的“舒适区”,鼓起重新学习的勇气。而跨地区考研会有更大的竞争压力。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知名高校林立,往年报考这些地区高校的考生人数较多,竞争压力大。考生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判断。


如何有效获取考研信息?


研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还要打好“信息战”。首先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当地教育机构的官网获取信息,及时关注报考院校的研考网站。这些网站会第一时间发布学校当年报考、招生情况等信息。其次是从报考院校在读研究生师兄师姐那里获得有效信息。他们作为研考过来人,有针对性的备考建议,可以让研考生少走弯路。最后是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等。网络信息虽比较多元,但也存在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需要合理辨别。


来源: 江西公考在线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qmxchina.com/post/558.html

标签: 考研信息
分享给朋友:

“考研备考全过程及注意事项(考研初期如何备考)” 的相关文章

95后女孩边抗癌边考研(24岁女大学生患癌症考研)

95后女孩边抗癌边考研(24岁女大学生患癌症考研)

边抗癌边考研 最终成绩405分 近日 “逆袭女孩”陈琳琼 的故事感动无数网友 4月12日 最新消息传来 陈琳琼已被广州大学拟录取 她的录取成绩为84.30分 还是自己心仪的专业 据该校官微透露 陈琳琼的励志故事 同样得到广州大学的关注 初试分数揭晓后 广州大学研究生院的 唐春明老师特地录制视频 为她...

考研报考避坑指南(考研择校避坑指南大全)

考研报考避坑指南(考研择校避坑指南大全)

考研卷2022年考研很卷,这个宇宙人都知道。2022年报名人数457万,比2022年多了80万,但招生人数没变,110.7万,平均录取率是4:1。这个110.7万包括了保研生,考研的报录比要大大超过4:1。 这几年的考研之卷看看下面这张图就很清楚了。考研的人数从2012年的150多万到现在的457...

4次弃考1次上岸(弃考后悔吗)

4次弃考1次上岸(弃考后悔吗)

时间一天天接近初试,有同学都复习到现在了,却有了退出的念头,老是觉得自己考不上。 我希望你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其实考研并没有像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就算最终真的有462万,这个数字也只是纸老虎,真正和你竞争的,或许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多!和国考相比,竞争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考研真的不算难! 看...

2022考研理学306分可以上哪些学校(2022考研357分能上哪些高校)

2022考研理学306分可以上哪些学校(2022考研357分能上哪些高校)

文/学个习 熬呀熬~ 终于熬到了考研初试成绩公布这一天。 每年考研出分这一天,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然,“晒成绩”这个环节的存在,更是平添了几分喜与愁。 先看看下面这些最新出炉的400 的高分吧! 计算机专业,总分422分! 计算机专业,总分438分! 计算机专业,总分425分! 电子信息,...

基础很差考研需要多久(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基础很差考研需要多久(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白” 每天不见不散 小白发起了7月复习进度调查 总共有1.1万人参与 小白眼尖地发现有42%的同学 觉得自己的进度落后严重 更有40%的同学 虽不太影响但仍觉得有所滞后 复习进度向来备受争议 每天要学多少个小时? 比别人落后很多怎么办? 别人进展顺利只有自己在一直卡关?...

2022年457万人考研(2022年考研人数达到462)

2022年457万人考研(2022年考研人数达到462)

2022年考研进入倒计时!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全国报考人数达457万,较2022年同比增长21.22%。 部分高教界人士分析今年考研行情时表示,除了传统强校报考热度不减,一些新动向值得关注:一是就业导向下,专业硕士升温明显;二是受疫情、“双减”等多种政策因素影响,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报名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