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时讯 > 正文内容

基础很差考研需要多久(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admin2022-04-15 00:38:56考研时讯297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白”


每天不见不散


小白发起了7月复习进度调查


总共有1.1万人参与




小白眼尖地发现有42%的同学


觉得自己的进度落后严重


更有40%的同学


虽不太影响但仍觉得有所滞后





复习进度向来备受争议


每天要学多少个小时?


比别人落后很多怎么办?


别人进展顺利只有自己在一直卡关?




这些困扰了无数考研人的问题


分分钟能让正处焦虑期的同学心态爆炸








1、效率远比时间更重要






每年强化黄金期到来之前,总会听到“考研就是要一天学习12小时以上“、”学不够12小时还考什么研究生“等等之类的言语,分分钟能让不明就里的考研小白变得心情焦躁起来。




小白郑重打假,考研复习,效率比时长更重要!我们先来算一笔账:一天坐在书桌前12小时,有6个小时都在摸鱼看手机,和一天只有6小时,但每一分钟都在沉浸式学习,哪一种更有效、性价比最高,相信不用小白多说。


当然,并不是说时长没有用,在保证高效的情况下,能够延长的学习时间自然是越长越好。




BUT,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专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效率,盲目拖长复习时间,会陷入自我感动的怪圈




所以大家在安排复习时长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专注力情况,合理安排时长和复习节奏。在保证高效的情况下,再合理延长复习时间哦!


2、不要太在意复习进度






1


每个人情况不同




很重视和其他人的进度差别?duck不必!




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有的人(学霸)前期积累的知识够多,而且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而有的人(学酥)可能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甚至还是跨专业,两者没有可比性。




每个人的目标学校也不同。有的人可能考专业Top1的学校,要求高,竞争激烈,不拼命不行。而有的人可能只是一个相对普通的211,对手不同,竞争激烈程度也不同,而且专业课考试的科目以及难度也不同。




每个人的复习内容也不相同拿数学为例,数二就要比数一的知识点少,复习相对轻松。同等复习时间和效率下,数二刷完一轮,而数一还在苦苦挣扎,也很正常。




2


不要听人吹牛




听到别人复习完了一轮、二轮,甚至三轮就心慌慌?照样不必!




有的人复习一遍就掌握60%,第二遍就能掌握80%以上;而有的人走马观花,一遍可能只掌握了50%,第二遍可能还是50%……所以,我们的目标不是复习多少次,而是能够掌握这门学科多少知识点,还有哪些遗漏的盲区!




不少人都喜欢吹嘘「自己复习到多少多少轮」,可是自己所定义的「轮」是什么层次,复习质量如何只有自己最知道。


3、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复习并不是一味求快,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第一遍复习一定要稳,复习要足够全面、尽量消化




前期可以把速度放慢一些,学得扎实点。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有一些煎熬,可一旦基础打好了,后面只会越来越轻松,冲刺阶段就会更加游刃有余。




如果前期图快,等到后期压力本来就倍增的时候,结果发现自己很多都没有复习到位,岂不要原地爆炸!




小白认识的一个学姐分享复习经验时就说,她的第一遍复习持续了4个月左右,第二遍2个月,第三遍一个月,第四遍只用了半个月。所以现阶段开始第一遍的小小白真的不需要太过「焦虑」。




按部就班按照自己拟定的复习节奏前进,你迟早会是研究生。


4、千万不要做复习气氛组






不过呢,除了上述一些误区之外,考研上岸最大的致命误区就是「自我感动」:




  • 每天看似有八个小时在学习,但多半都在走神想事情
  • 早早开始刷真题,错题从来不总结,同样的题目一错再错
  • 专业课书籍刷了一大半,合上发现什么都没记住…



自我感动可以说是考研上岸路上的最大杀手,看似复习进度空前顺利,事实上每天都在做复习气氛组。书看了不少,能记住并运用的寥寥无几。






形式主义学习比完全不学的杀伤力更大,完全不学习至少心里会有紧迫感,形式主义学习则完全意识不到这点……


如果不能确认自己是不是复习气氛组,小白建议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检验」。每天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小复盘,每周可以给自己安排一次检验。




脱离书籍,看看自己能否记起知识要点。或者寻找配套的习题,检验自己的复习质量。时间 效率 高质量,就是决胜的关键!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qmxchina.com/post/598.html

标签: 考研信息
分享给朋友:

“基础很差考研需要多久(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的相关文章

2022年多少考研生落榜(22年考研落榜人数)

2022年多少考研生落榜(22年考研落榜人数)

文/学个习 2022考研初试即将来临,教育部也终于官宣了2022考研人数。 457万人,相比之前网传的462万人少了5万人,但是,并没有少太多,457万依旧不是一个小数目。 相比2022年的377万人,还是增加了80万人,增长率高达21.2%。 那么,这么多考生,最终能有多少考生能被成功录取呢? 考...

非全日制考研哪个专业容易上岸(非全日制考研最简单的专业)

非全日制考研哪个专业容易上岸(非全日制考研最简单的专业)

文/学个习 推荐考研专业,总是免不了“挨骂”。 因为,最近几年,每年考研人数都增长几十万人,再“冷门”的专业也会变得越来越“卷”。 随便列举几个曾经比较“冷门”,现在也很“卷”的专业。 比如,哲学类、会计学、金融类、心理学、新闻传播、翻译硕士等。 特别是新传,曾经真的很“冷”,但是,如今绝对属于比较...

考研初试之前要注意哪些细节(考研初试当天注意什么)

考研初试之前要注意哪些细节(考研初试当天注意什么)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即将举行。星光不负赶路人,请查收这份2022考研Tips坚持到底,一研为定! 来源: 人民日报...

考研基础弱的建议准备几年(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考研基础弱的建议准备几年(考研基础差学得太吃力)

文/学个习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2022年12月25-27日举行。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来到了12月份,这也意味着距离2022考研已经不足一个月时间。 此时此刻,相信很多备考的同学内心都比较“复杂”,有焦虑、有紧张、更有期待……。 作为过来人,想给大家6点建议。 1、提前预定好好房间,规划...

今年考研最新政策(目前考研的政策)

今年考研最新政策(目前考研的政策)

近日,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教育考试院相继发布通知,明确滞留中高风险区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可“跨省借考”。 浙江省 当前浙江省部分地区出现了零星散发疫情,局部地区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为使因疫情防控滞留浙江省中高风险地区的考生和浙江省所有考生都能顺利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将有关事项公告...

考研3年后我和我的第一学历和解(三战考研就成了第二学历)

考研3年后我和我的第一学历和解(三战考研就成了第二学历)

2022年3月11日,考研国家线正式公布,“考研将有300万人落榜”的话题也一度冲上热搜。对那些第一次考研失利的大学四年级学生而言,落榜可能意味着学生生涯的结束,他们需要做的是认真准备春招,为职场生涯垫好第一块基石。 但对那些脱产考研又经历失败的前职场人而言,求职压力在成绩公布那一瞬便呼啸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