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时讯 > 正文内容

考研日渐高考化如何避免内卷(考研内卷最通俗解释)

admin2022-04-15 00:25:04考研时讯179

前段时间,2022年研究生复试分数线陆续公布,舆论惊呼分数普涨,考研越来越“内卷”。而在其中,我们更应重视的是考研日益“高考化”的趋势。


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这一报考规模为何惊人?要知道,200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为79.7万,还不及今年较去年的报考增长人数。


为什么会出现持续高涨的考研热?这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


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如此一来,考研便成为很多大学生的核心目标,考研本身也愈加应试化。当下,不仅考研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在一些“双非”高校,大学生活也变成了“高四”,很多人从入学起就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在一些考研大省,很多备考的同学,其刻苦程度丝毫不亚于“超级中学”里那些勤奋的中学生。每日挑灯夜战、排队抢占图书馆的安静书桌成为很多同学的日常。与此同时,不少高校也在创造各种条件支持这些早早立志考研的学生,因为读研率、保研率可以成为高校在招生竞争中的宣传亮点。


如今,“优秀=读研究生”的观念越来越有市场,考研越来越“热”,也日渐成为事实上的“二次高考”。然而,研究生毕竟不是普通的高等教育,而是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现实中,太多学生与家长把研究生当成更高层次的大学来读。一时间,适合的、不适合的学生纷纷涌入。


2020年,在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老师和一名考生的对话值得反思。在导师的连续追问下,一名笔试优异的考生答不上来,只能说:老师,您能不能问我选择题?我擅长做选择题。复试导师无奈地说:同学,研究生没有选择题,都是探索题。


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认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过长时间、过多优秀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反复刷题准备考研,不仅造成了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不完整和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缺失,影响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也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潜在风险,甚至造成新的厌学状况以及进一步研究与创新的好奇心和兴趣缺失。


研究生高考化,是由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的,仅靠教育部门无法解决,改变唯学历的用人标准是根本。但加强招生考试的改革,遏制过度应试化趋势,保障和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却是当下亟需加强的。


研究生招生制度与高考不同,一直是“笔试 复试”的选拔形式。其中,笔试重在考察基本知识储备,复试则是对学术、科研等综合能力的考察。但在“二次高考”等错误认知的影响下,研究生招生考试也越来越高考化,笔试成绩被默认为“核心成绩”,甚至是唯一的标尺。这一观念,在加重考研应试化的同时,也导致研究生招生中复试权重的扩大举步维艰。


对此,很多人也积极建言献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提出研究生招生应该效仿其他国家,推出自己的大学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申请审核制”,曾勇委员则提出应该扩大“推免”比例。笔者认为,考虑到国情文化不同,在目前的情况下,推广扩大推免制可能是一个更容易实施、切合实际的办法。


多年前推出的“推免”制度,是我国招生制度改革的一次积极尝试。推荐免试研究生是指不用参加研究生笔试而直接参加复试的一种招生形式。它以大学生三年在校成绩为基础,综合多方面表现进行“推免”。


这一制度下的研究生招生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也赢得了广大高校与导师的普遍欢迎。很多研究生导师告诉笔者,推免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更高,也更适合进行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深造。


但遗憾的是,因为存在推免生占比过高影响公平公正等争议,这一更为科学的招生改革近年来未能继续扩大。


其实,推免制度在实现综合评价、科学选拔的同时,也有公平公正的保障。推免生资格的获得主要是按学生大学三年在校成绩确认,然后是在班级和学校进行公示,即要接受利益攸关方——同学之间的监督。这种监督其实比泛化的网络公示更有意义,也有力地保障了推免制度的公平性。


当然,对于推免制度,一些学生也会存有疑虑。比如,对很多普通高校学生来说,存在无法获得推免名额,或名额过少的问题。对此,完全可以考虑扩大推免学校与比例来解决。当然,原来的全国统考渠道可以继续保持在一定比例(比如不低于50%),逐步通过招生考试改革,让平时表现优异、真正适合深造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总之,考研越来越“内卷”的背后,是社会竞争前置导致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相关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趋势,根本的解决,还需要回到社会竞争与评价层面。


(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志文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qmxchina.com/post/507.html

标签: 考研信息
分享给朋友:

“考研日渐高考化如何避免内卷(考研内卷最通俗解释)” 的相关文章

职场人反复考研你怎么看(职场上反复折腾)

职场人反复考研你怎么看(职场上反复折腾)

“在你过去的从业经历中有一年空窗期,请问空窗的原因是什么?”当这个问题摆在考研落榜后的求职者面前时,总会引起尴尬和无奈。很多职场人不得不反复考研,某种程度上说明当下考研确实越来越“卷”。为了“上岸”要“二战”乃至“三战”,也成为不少人无奈的选择。但是,人毕竟不是活在真空里,在职考研期间,也得兼顾“生...

怎样联系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祝贺学长学姐考研上岸)

怎样联系考研上岸的学长学姐(祝贺学长学姐考研上岸)

考研预报名刚刚结束 距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 备考阶段 你或许需要一些学长学姐的经验加持 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章朝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71班 录取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生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初考虑考研,是因为觉得自己个人能力不够突出,本科学历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也不具备优势,为了...

考研351分能过初试分数线吗(考研370分能进复试线吗)

考研351分能过初试分数线吗(考研370分能进复试线吗)

文/学个习 陕西省,2022考研初试成绩公布时间为2月23日,可能是全国最迟的! 报考陕西省各个大学的考生,只能辛苦再等等了,虽然你们现在很焦虑,也很紧张,不过,我们要坚信,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 在你看到考研成绩的那一刻,肯定也会喜极而泣! 因为,2022考研,对你们来说真的非常不容易! 回想起复习...

为什么考研导师很看重直博(考研直博容易吗)

为什么考研导师很看重直博(考研直博容易吗)

文/学个习 考研复试刚结束,就被导师问“想直博吗?”是一种什么感受? 这到底是惊喜还是惊吓呢? 最近,有一位考生刚复试完,就收到导师发来的信息。 先是询问了一下考试排名情况,然后又问“想直博吗?”。 这位考生直接有点发懵,不知道如何回复导师? 我想,在考研复试过程中,很多人可能都会碰到这个问题。 下...

考研备考感到焦虑怎么办(考研备考焦虑睡不着)

考研备考感到焦虑怎么办(考研备考焦虑睡不着)

文/学个习 2022年考研预报名即将开始,考研复习也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然后看到有同学说感到有点迷茫,心神不宁,特别焦虑。 焦虑,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考研复习进度有关系,那么,现在考研复习到什么程度才属于正常的呢? 关于考研复习进度的一些参考作为一名考研过来人,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考研进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

考研最后一周请务必做好这些事情(考研最后两周注意事项)

考研最后一周请务必做好这些事情(考研最后两周注意事项)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在明天(12月26日)拉开帷幕。努力了这么久,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教育部:考研考场就坐后可自主决定是否戴口罩 教育部再次部署全国各省(区、市)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考生进入考场前须严格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就坐后可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佩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