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专业真的不适合考研(考研最惨的十个专业)
又到了新生入学的时间,国庆过后,又到了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2年9月24日至27日,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2年12月25日至26日。

有这么一些专业,本科毕业出去就业,发现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不考公务员,工作非常不好安排,让我们盘点一下哪些专业最好考了研究生再就业。
一、哲学

很佩服本科学这个专业的学生,哲学是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以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又对具体学科进行理论指导。光看专业的定义,就已经够哲学了。其实非哲学专业人士不知道,我们国家才是真正的哲学大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老子、孔子、孟子等一批哲学大咖,有研究生伦理的、还有研究逻辑的,不管你是墨家、儒家、兵家等,都饱含哲学思想,国外的很多哲学思想我国古代就有了,哲学这个专业本身在实践中是让优秀的人更优秀,我们听过政治哲学、外交哲学、商业哲学,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有了一定的地位之后,哲学可以陶冶人的灵魂,提高思维和意识能力,往往能够让他们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变得更加成功。但是本科出去,走得最多的一条路要么就是公考,要么就是单位的执笔人员。很多学哲学的也会考研、跨专业来考哲学的也比较多(因为不要考数学),也有部分本科哲学跨到法律专业或者传媒专业,有考研之后门路就宽了,你可能成了一个研究型的学者,也可能成了教学型的老师,读完之后你会发现你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二、金融学类(经济学类)

金融学类下的金融学专业我自己学过,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自考,对于我自己来说,让我分析经济的能力提高了,理财能力有所增强,大家可以关注我,看我的帖子,喜欢写一些理财的东西。说到这个专业,对口的单位一般都比较好,比如说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这些单位成长性非常好,问题的关键在于实习是否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单位和平台,实习已经找到了单位毕业一般就呆那里了,实习单位没找好,又不是名校的,很难找到好的平台,需要通过提升学历来弥补这一差距。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即使你有一个好平台,发现有金融这个专业的硕士,对于技术性的岗位,真的是锦上添花,金融领域许多分析师,都挂了一长串头衔。经济学类专业下国民经济管理 ,经济工程、数字经济等几个专业建议你还是先考考,这几个没考真的高不成低不就,非常尴尬,从事研究吧又欠缺学术基础、从事教学吧学历又低了一点。
三、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这个专业我科班出身(本人学过5个专业,专科读的生物技术,本科自考了会计、金融、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研究生读的工商管理)。生物技术在本科阶段,学的东西太多太宽泛了,而且都是基础性的东西,虽然你会十八般武艺,但是并不精通其中的某一项,很多本科生进来可能单纯认为自己在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里面生物相对最好或者对生物最有兴趣,本科毕业才发现选择生物就是选择了跳坑,除此之外,你还会发现考研了还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比如说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发酵工程等,但是你只要选准一个方向,在某一块小领域精耕细作,不断地深挖,将来都很有出路。如果这个专业你只读到本科,你会发现要么你进了生物制品公司做销售,要么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先公考一次,与当初报读的理想从事研究相悖。
四、土木工程(土木类专业)

说实话,这个专业本科出来一般够用了,而且有一些有分量的证可以考,比如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等,这类证原来还可以挂靠,并且每年挂靠还拿得比较多。对于这个专业考研,如果不是设计专业的,我个人保持中立态度,但是一般研究生毕业的话,去设计院的多,去施工单位的少了,但是如果你想去啃一些专业的项目,读研还是有必要的,比如说一些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项目,再比如电力系统的BIM技术应用、一些行业的研讨会,公司会更信赖学历高的。
五、医学类专业

这类专业,家里条件好的很多送出国门深造,可以说如果以后你想当医生,先考一个,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进医院,将来要走职称这条路,读研的时候多掌握一下怎么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之类的,当然很多数据来自日常的诊断,以及累计下来的经验。不然即使你本科就业了,也去的是小医院甚至偏远一点的医院,在5年过后你会发现你立马进入了一个瓶颈期。这个专业读研与其他专业与众不同的是,前期你在学校学习,后期你是到医院实习的。
六、药学类专业

这个专业更不用多说,本科毕业如果你想去做营销或者生产,那么学历够了,如果你想去搞研发,不仅要考研,你一进大学就要找准方向,硕士研究生只是搞研发的一个入门而已,甚至硕士研究生还比较尴尬,小药不敢要你,因为供不起你的薪水和你所需的其他条件,而大型企业你又不够资格,所以读本科你就要清楚将来你是选择药理,药剂,药化,临药?提前计划好。
欢迎朋友们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