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考研时讯 > 正文内容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能考过(考研都有啥条件)

admin2022-04-15 00:33:29考研时讯200

考研要努力到什么程度,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想要考研的人数,基本上涵盖了80%以上的大学生群体,但最后付诸行动的,往往不到40%。


事实上,考研上岸率之所以低,一方面是因为“虚假努力”的人太多,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学习不得法,还抱着以前备战中考和高考的老习惯和旧方法,以为就可以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失望而归。


01

考研考什么?


虽然不是考查死记硬背,但是你起码得拥有考纲要求的5500至6000词汇量,至于专业课,基本的原理公式你肯定得牢牢记在脑子里;而政治课里的一些固定表述,你也得熟记于心。


首先,要意志坚定。


当然人到了考研的年龄,要么还是大学生,要么已是职场人士,记忆力和专注力都大不如前,想要在短短数月间背会这么多东西,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早做准备,最迟提前一年就应该开始备考,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


第二,日积月累,该记的东西必须每天诵读回顾,否则到了临考前再突击,压力太大。


再者,要做好时间管理。


考研复习,并不是你每天6点起床,12点睡觉,其间老老实实地学习12小时以上,然后重复300天,就能考研上岸。


因为任何考试的备考,你都要以试卷和考纲作为核心,如果你只是凭一腔热血去盲目地死记硬背、拼命刷题,却将最为核心的课本、考纲和题型扔在一边。


那么这样的勤学苦读,就只是“虚假努力”。


02

所以要考上理想高校的硕士,你必须在保证充分学习时间的同时,以课本和考纲为核心,“有理有据”地开始你迫在眉睫的备考。


搜集好近十年的考研试题,梳理好近几年的考点变化,需要高超的资料搜集、交际沟通和归纳总结能力,缺一不可。应该事先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整理“课本教材”,一个归纳“题型试卷”,将要点、考点和易错题全都整理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最好是能达到我们翻开整理本,看到某个易错题,就能根据解答过程旁边的标注,看到相关知识点在课本多少页,典型例题在模拟题多少题。


通过细致入微的自学、网课和整理归纳,将近十年的考研试题全部梳理一遍,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但就是这样把易错题、公式原理和考研题型结合起来的整理方式,毫无疑问,会给你带来前所未有的“针对性”收益。


也就是说,通过研读、分析和归纳这些卷子,可以让你对考研涉及的重点题型和考察方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


让你知道考研的笔试到底在考些什么内容,考的是哪些理论知识和公式原理,你又应该如何制定和分配相应的学习计划。


知道自己应该朝哪个方向,付出何种程度的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成功上岸。


这一个月的时间,虽然极端枯燥机械,但只要你有收获,那就是值得的。


03

至于考研到底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顺其自然地考上理想的学校。


我认为主要看你的投入和专注程度。并不是说只要你坚持6点起床、12点睡觉,每天学够14个小时,坚持几个月就能考上顶尖985大学的硕士生。


显然不是这样的。


考研要讲方法,还要有经验、智慧和见识。每当自己产生松懈和迟疑心态的时候,要懂得调节心理,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也尽量不要到处去搜寻一些考研励志的朋友群,想要在里面通过打卡拍照来给予自己一些心理慰藉。


实际上,许多这样的考研群,在度过刚开始的“打鸡血”阶段后,往往会沦为彼此倾诉苦闷情绪,相互产生负面影响的“抑郁群”。


归根到底,心灵积极向上,时刻追求上进的,永远是众多年轻人中间的极少数。


你是选择自怨自艾,还是选择砥砺前行,这取决于自己的精神意志,也取决于你过往的习惯培养。


对于真心想要考研上岸的同学,我认为你至少应该付出如下努力:


首先,准确而客观地对自身能力做出评价,确定最适合自己的理想院校和专业;


其次,制定好每周、每月的学习计划,然后每天早上制定日计划,晚上总结修正;


再次,保持住每天10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还要注意适当休息和补充营养。


最后,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忍受孤独,耐住性子,坚持努力,没有任何捷径。


总之,大家既然选择了考研,还是现实一点,即便做不到每天长时间学习,那也必须通过不断摸索和逐步积累,形成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节奏,才有希望考上985大学的硕士,成功上岸。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qmxchina.com/post/561.html

标签: 考研信息
分享给朋友:

“考研需要什么条件能考过(考研都有啥条件)” 的相关文章

2022考研备考攻略来啦请收好(2022考研复习规定)

2022考研备考攻略来啦请收好(2022考研复习规定)

考研不光是对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意志力、执行力和心态的综合较量。最后40天,2022考研进入全力冲刺阶段。8个考前准备、6个招生简章看点、4个上岸建议转给并肩作战的考研人!(人民日报) 来源: 封面新闻...

考研与高考的难度相比怎么样(考研难度不如高考吗)

考研与高考的难度相比怎么样(考研难度不如高考吗)

文/学个习 最近,有同学在问了,“考研为啥不能像高考一样,先考试再填报志愿选大学与专业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不少同学可能都会有疑问,高考与考研最大的不同点有以下几个。 ① 高考先考试再填志愿选大学与专业,考研则先选大学与专业,再考试; ② 高考只有笔试,考研不光有笔试(初试),还有面试(复试);...

2023今年考研人数预测(2023年预计考研人数)

2023今年考研人数预测(2023年预计考研人数)

大家好,我是麦田学长。 一个关注大学生成长的在读博士。 前两天看到一条热搜,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超过520万!看到这条消息,23年考研的学子们压力是不是增加了N层? 关于考研,如何去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考研?而不是随大流?才是当下我们必须弄清楚的! 麦田收集了一些,大家对于考研的看法。 “现在...

考研成功上岸的人都具备什么特点(考研怎样才算成功上岸)

考研成功上岸的人都具备什么特点(考研怎样才算成功上岸)

文/学个习 考研成功上岸,离不开艰辛付出。 一起去看看考研人,为了能成功“上岸”,他们到底有多拼? 先给大家讲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考研励志故事。(来自哈工程官微) 王君辉同学,200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哈尔滨工程大学水声工程学院。 入学以后的他,开始彻底放飞自我,整个大一,他只干了两件事,一是打篮...

考研政策最新消息今天(国务院考研最新消息)

考研政策最新消息今天(国务院考研最新消息)

目前教育行业内卷严重可能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而学生也没办法,为了能够提高竞争力,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又不得不努力提升学历。 所以慢慢地考研、读博成了大趋势,每年考研难度都在逐渐上涨,但却依旧没能阻挡住学生们的考研热情,报考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只不过因为报考人数的增加,再加上难度的提升,从而导致学...

2022考研什么时间结束(2022考研完成时间)

2022考研什么时间结束(2022考研完成时间)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其中明确了2022年考研初试时间,以及开始报名时间等内容。 由上来看,相比2022年考研,考试时间提前了一天。 此外规定明确,考生调剂基本要求与去年相同,考生应自觉遵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场规则》,以及须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