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和331的考研分数(331和390考研具体成绩)
点击上方“关注”,学姐每天为你分享考研资讯和干货。
3月30日北京协和医学院(我国顶尖的医学院之一),公示了2022年硕士研究生肿瘤学专业的复试结果,该专业2名同学进入了复试,拟录取1人。初试成绩331分的陈同学成功逆袭初试成绩390分的杨同学,成为被录取的幸运儿。一时间该结果在网上引来热议。

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
北京协和医学院也迅速回应,复试过程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
那么,陈同学为什么能够低分逆袭呢,看过他的简历,相信我们大部分人就能理解了。

来源于网络
陈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Nutrition》(《营养前沿》)上发表了论文《Lycopene Aggravates Acute Gastric Injury Induced by Ethanol》(《番茄红素加重乙醇所致的急性胃损伤》)。《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的影响因子在6.5左右。
除此之外,他还在北大核心期刊《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环化酶抑制剂在提高番茄红素产量中的应用》。
这两篇一作的论文意味着什么呢?北京大学以前博士毕业要求本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作为第一作者时本人可以作为第二作者),在国内核心刊物或国际重要刊物上至少发表或被接受发表两篇论文。2019年后,就没有这条要求了。换言之,这位还未本科毕业的陈同学已经达到了北大博士毕业的论文要求了,他离博士只差一篇博士毕业论文了。而且部分院校的副教授可能都没有6.5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发表经历。
这不妥妥的降维打击么?有这两篇论文傍身,就相当于娱乐圈的带资进组。再一想,陈同学依靠济宁医学院的平台都能发出6.5影响因子的SCI,换到协和这个更好的平台,是不是可以期待一个更好的结果,所以这种学生,那个老师不喜欢呢。
研究生考试已不同于高考的应试考试,更看重考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研究生,重点就在研究二字。现在已有不少院校都将科研能力纳入了复试考核中,并且会进行量化算分。
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22年复试要求提到,会结合考生提交的证明个人学术特长、研究潜质以及在科研和相关实践领域中突出表现等材料进行综合评判,这就是明晃晃地告诉大家,北师大喜欢有论文发表经历的学生,发表刊物越好,越占优势。

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官网
2、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在复试环节会先进行材料评议,材料评分会和初试成绩按照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然后再按照这个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所以初试成绩高,材料评分低,也有可能不能过复试分数线,直接无缘复试。

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官网
越来越多院校开始量化考生的科研能力,并计入考研总分之中。这也告诉我们科研成果在考研成功的影响因素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考研的战线也越来越长。也许你可以通过一年的时间复习好考研知识,但是此外你还需要一年的时间来打磨自己的科研能力。
科研成果在考研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你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观点。
更多重要资讯,请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