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六部列入的紧缺专业(中国制造2025紧缺专业)
大家好,我是事儿姐,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考研最新资讯和干货。
从2015年起,累计已经有超千个专业被撤销,每年被撤销的专业几乎呈倍数增长,截止到2020年已有1691个专业被撤销。
一、被撤销专业排行
根据教育部自2016年给出的官方数据,对已被审批并通过撤销的专业进行了排名,结果如下图:

从上表可以看出,被撤销数量最多的是公共事业管理、服装设计、信息管理和产品设计这四类专业。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自2016年开始已被55所高校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撤销,其中包括重庆大学等985高校,并且这个数量还在逐渐增长。而服装设计这类专业更是被不少985等重点院校撤销,如吉林大学、西南大学。
这些被撤销的专业基于国家对高校专业的整体布局,根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软硬件设施等几方面综合评估而进行的精细化调整。这意味着,这些专业并非毫无用处,或是输送不了人才,被撤销是为了对教育资源进行更好的优化配置。
而这些被撤销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相关学生的就业,毕竟“就业难”已成客观现实,每年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级增长,竞争激烈,学历提升就成为众多学子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经渠道。但这些专业的撤销,又为考研专业报考和院校选择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必然担忧书读着读着,专业就没了。
那么这些专业被撤销的根本因素又有哪些呢?
二、被撤销专业的评判标准
1.市场需求。
针对人口结构的调整、劳动力供需两侧的变化、产业升级转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状,必须优化当前高校学科专业的布局和配置,在推进专业升级、数字化变革的同时,及时缩减和撤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毕竟专业分类培养的人才最终将走向市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通知》
2.院校专业设置陈旧,缺乏培养特殊人才的能力。
从教育部出台的针对全国人才发展规划以及针对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未来高素质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心,并且为了应对市场多元化,培养特色人才及增强人才的专业能力是改革重点。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宏观调控。
从前文归纳的被撤销专业排行榜可以看出,有些与大数据、信息管理相关的专业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等也被撤销了。究其根本是国家为了避免在同一领域里大量重复设置“热门”专业,而导致个别专业“过热”、“过剩”的现象而实行的宏观调控。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三、考研专业选择的建议
对于考研的专业选择,从已经被撤销的专业,以及当前“就业难”和人才培养规划的形势来看,小编有三点建议:
1.首先,基于自身兴趣,切勿盲目跟风。深入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其痛苦程度不亚于痛失所爱。
2.其次,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学习程度再选择,切勿好高骛远。数理化不理想的,自然不建议选择报考理工科,毕竟即便计算机、网络工程再热门,数理化成绩并不突出的学生很难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3.最后,理性客观,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去了解各行业。我们常说最怕“入错行”,每个行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与个人特色及素质相关性很强,因此才有人才分类、产业分级。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妄自菲薄,也不眼高手低,那么美好人生的门扉将对你敞开!
对于专业选择你有什么建议呢?被撤销的专业有道理吗?在评论区给出你的意见吧!
更多重要资讯,请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